级别: 八级会员
UID: 1018996
精华: 0
发帖: 1622
威望: 1000 点
金钱: 103600 RMB
贡献值: 296 点
注册时间: 2019-10-01
最后登录: 2024-09-20
0楼  发表于: 2019-11-28 11:38

文革中自杀的那些人(二)

文革中自杀的那些人(二)
21.萧光琰——化学家、中国石油之父 1968.12.10 被拷打后服安眠药身亡,其妻女随即同日服药自杀。
    萧光琰(1920年9月15日-1968年12月11日),是中国石油化学家,主要研究领域为催化剂在石油加工工序的应用。他祖籍中国,生于日本,青年时期移居美国学习、工作,后来因向往新成立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而在1951年回国效力。来到中国后,萧光琰成为中华人民共和国石油化学研究的先驱之一,研究了多种用于加氢裂化、临氢异构化等石油加工工序的催化剂。
    萧光琰祖籍中国福建福州,1920年9月15日生于日本东京。他在1928年至1937年间就读于上海南洋模范中小学(现上海市南洋模范中学),后来在1937年2月到美国留学。萧光琰入读帕萨迪纳市立学院,1938年完成高中课程,1940年以优异成绩完成大一、大二课程;他在1940年进入波莫纳学院化学系继续本科学业,1942年大四毕业。同年秋季,他成为芝加哥大学化学系研究生,攻读博士,师从詹姆斯?弗兰克,期间曾经担任有机化学、物理化学和高等物理化学课程的助教,1946年3月获得物理化学博士学位。
    博士毕业后,萧光琰在1946年1月至1946年8月获聘为芝加哥大学化学系助理研究员,1946年9月至1947年8月期间任职芝加哥大学冶金实验室研究员,1947年8月至1950年11月期间供职于美孚石油催化基础研究组。
    来到中国后,萧光琰被安排在中华人民共和国石油工业部工作,得到理想的待遇和尊重。在北京生活了一段时间后,萧光琰移居大连,任职于东北科学研究所大连分所(现为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即“大连化物所”)。朝鲜战争爆发后,中国社会开始不信任从美国归来的知识分子;随着1951年思想改造运动开展,人们起初排斥萧光琰,后来更质疑他回国的动机,又因为谈论以前在美国的生活而被人批判为“崇洋媚外”。面对人们批判,当时血气方刚的萧光琰大感愤怒,更曾经生气得摔眼镜,人们对他也就更质疑了。萧光琰受到打击,既气愤又焦虑,情绪波动,曾经几天不上班来抗议,又做出把头撞向暖气片的自虐行为,有时还会大量服用安眠药来寻求宁静。思想改造运动结束后,萧光琰的生活平静下来,而研究所的领导也就先前毫无根据的猜测向他道歉,他不计前嫌地努力恢复工作。
    1956年初,北京石油炼制研究所成立,并邀请萧光琰到此供职;他来北京体验了一会工作环境,最终认为大连那里有更多基础研究、环境更适合他,决定拒绝邀请。选择较理想工作的做法在美国很寻常,但当时的中国社会奉行坚决服从上级分配的思想,令萧光琰再次被人质疑。1957年,***发起大鸣大放运动(号召中国知识分子给共产党提意见),萧光琰于是向共产党支部书记提交了一篇文章,批评人们在思想改造运动期间对自己的质疑态度;及后大鸣大放突然转为反右运动(把先前提出意见的部分知识分子划为右派,并予以处分),不过萧光琰没有被划为右派。1958年,萧光琰供职的催化过程研究室计划迁到甘肃兰州,但他要求留在科研条件较好的大连,得到研究所同意,不过这个想法又违背了当时社会的主流价值观。
    在大跃进期间的“拔白旗,插红旗”运动,萧光琰再次面临批判,人们质疑他的回国动机、工作态度、生活习惯,攻击他“苛刻”、“养尊处优”、“挂羊头卖狗肉”、“贪婪”、“学阀”、“奸商”,四处涌现这些内容的大字报;到了新春的时候,人们在新年晚会上演出侮辱萧光琰的活报剧,把他描绘成小丑,又嘲笑他的言行。对此,萧光琰极为愤怒,又变得沉默苦恼;他经历长期的政治批判后逐渐失去自我,不敢再像往日般直抒己见。后来,人们停止对科研人员的批判,而研究所领导也在1961年向萧光琰亲自道歉,他又不计前嫌地重新积极工作。
    在文化大革命期间的清理阶级队伍运动中,萧光琰被批判为“反革命特务”,遭受批斗和大字报攻击,家里被强制迁入了几户人家。1968年10月5日,萧光琰被工宣队抄家,并被抓进牛棚里面监禁,他深感绝望;为了博取“成功抓住美国特务”的功劳,工宣队把萧光琰指称为特务机构成员,而人们也顺应潮流来攻击萧光琰。工宣队锲而不舍地不断对他进行审讯,用上拳打脚踢、刑具鞭打的武力方法来逼供,要他不断写揭发自己罪行的“检查”和“揭发材料”来达到轰动大众的效果,又给他起了“白屎”的外号。1968年12月11日早上,萧光琰服用巴比妥自杀。其妻甄素辉当时在在大连营城子农场接受劳动改造,请假照顾女儿为名,在1968年12月13日,与女儿萧洛莲一同服用巴比妥自杀,在家中床上相拥身亡。
萧光琰甄素辉夫妇


女儿萧洛莲


22.杨嘉仁——上海音乐学院指挥系主任 1966.9.6 与妻子程卓如开煤气自杀。
    杨嘉仁(1912年10月28日-1966年9月6日),中国音乐指挥家,原籍广东省中山县,在南京出生。1956年任上海音乐学院指挥系主任,文化大革命期间受到迫害,于1966年9月6日与妻子程卓如开煤气自杀。
    代表作品有:《曲式学大纲》、合唱曲《半个月亮爬上来》。


杨嘉仁程卓如夫妇


23.刘盼遂——北师大教授 时间不明(一说1966年8月) 被打死后,尸体浸水缸诬为自杀。
    刘盼遂(1896~1966),原名铭志,河南信阳人。早年师从王国维、梁启超、陈寅恪等大师,一生淡泊质朴,痴于藏书,有活字典之称。北师大中文系教授,著名古典文学专家、古典文献学家、语言学家。1925年,清华国学研究院第一届招生,以一甲名次考入。28年毕业后执教于北京女师、清华大学、燕京、辅仁大学。1946年起任北师大教授。文革中收藏的大量价值连城的善本古籍被焚毁或送去燕山造纸厂造纸,部分被康生取走。1966年8月与妻子被红卫兵批斗致死。


24.闻捷——著名诗人 1971.1.10 用煤气自杀。
    闻捷(1923年—1971年),原名赵文节,曾用名巫之禄,现代著名诗人。江苏丹徒人。历任新华通讯社西北总社采访部主任、新疆分社社长,中国作协第二届理事、兰州分会副主席。闻捷的创作主要以诗歌为主,主要作品有:《祖国!光辉的十月》(1958年作家出版社出版),《生活的赞歌》(1959年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河西走廊行》(1959年作家出版社出版)以及诗集《天山牧歌》《生活的赞歌》,长诗《复仇的火焰》。
一九六八年三月,时为作协上海分会革委会第四把手的戴厚英,被指派为闻捷调查组组长,而闻捷正因反党反国家的罪名遭受隔离审查。然而,随着调查工作的继续,戴越来越同情这位待罪的诗人。戴比闻捷小十五岁,年轻时候就读过闻捷的爱国诗篇;她无法理解为何这样的诗人也会沦为叛徒。就在此时,闻捷的妻子自杀、三个女儿被赶出家门,而戴奉命告诉闻捷此事。一九六八年是中国现代史最荒谬的时刻之一,闻捷与戴厚英的遭遇其实无足为奇。他们两人竟在如此恶劣的环境下,狂热的坠入情网。一九七○年,戴与闻同被下放干校。二人地位相当,相互了解更形深入。同年十月,二人已公然在“五七战士”眼皮底下用餐散步,谈情说爱了。
    闻捷与戴厚英完全低估了党政机器的胁迫力。两人按规定申请结婚、等待批准,却被粗暴驳回;与此同时,戴厚英得知已被重新分配到东北吉林,接受再教育。面对与日俱增的谣言、奚落及压力,闻、戴上诉,却注定劳而无功。张春桥甚至公开发话,称这是“阶级斗争新动向”,工宣队亦强行拆散这对恋人。闻捷终于意识到这段感情的无望无助,于是与戴厚英断绝关系,走上了戴曾警告他不要走的路。一九七一年一月十日,闻捷吞吸煤气自了余生,恰值他与戴厚英相爱一百天。




25.言慧珠——著名京昆剧表演艺术家,言菊朋之女,梅兰芳之徒,俞振飞之妻,上海市戏曲学校副校长 1966.9.11 在浴室上吊自杀。
    1966年6月1日,人民日报发表社论《横扫一切牛鬼蛇神》,戏曲学校开始贴大字报、大批判,言慧珠和俞振飞两人身上前后都被刷浆糊、贴满标语、大字报,并被安排扫厕所。9月1日-2日,他们的住所华园被抄家,言慧珠积蓄多年的财产被抄走,包括几十枚钻戒、翡翠、美元、十八斤金条、六万元存折,家里的设施被严重破坏。言慧珠曾数次分别将三千元现金交付亲友,但亲友迫于压力即上交给学校。9月10日晚,言慧珠将十岁的儿子言清卿托付给俞振飞后,在卫生间悬梁自尽。




言慧珠与梅兰芳


26.田保生——国际法学家 时间不明 不堪凌辱与妻子双双自杀。
(有待网友协助内容)
27.高仰云——天津南开大学党委书记 1968.7.27 被红卫兵毒打后跳河自杀。
    陕西米脂人。1924年考入陕北联合县立榆林中学,1927年5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58年调任南开大学党委书记兼副校长,文化大革命期间遭受批斗迫害,1968年7月27日于天津大学投湖死亡。
28.俞大因——北大生物系教授,丈夫曾昭伦 时间不明 不堪凌辱自杀而死。
    1905年生于浙江山阴,幼年在长沙、上海生活。1927年与后来的著名化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曾昭抡结婚。1931年毕业于沪江大学。1934年留学英国牛津大学,1936年毕业,获文学硕士学位。1936年至1937年,在巴黎大学进修。抗战爆发后回国,任教于重庆大学。1946年赴哈佛大学进修。1948年回国,先后在中央大学、中山大学和香港任教。1950年,任教于燕京大学,1952年院系调整,改任北京大学西语系教授。曾任第四届全国政协委员。
俞大絪与曾昭抡是民国知名学者,20世纪40年代末两人滞留香港,蒋介石欲劝说他们去台湾,被他们拒绝。俞大絪的一个亲戚说,因为她和丈夫是表兄妹近亲结婚,他们怕如果生孩子会有遗传问题,所以一直没有要孩子。
俞大絪的哥哥叫俞大维,在台湾国民党政府中任高职。1950年代,她曾经受命向台湾喊话,对她哥哥作“统战工作”。当时还在燕东园的草坪上照了她家人的照片,说要送到台湾去。没有想到,此后她自己却在此受到野蛮攻击凌辱又服毒自杀在这里。
    1966年8月24日,清华大学红卫兵请清华附中红卫兵出面,派大卡车运送十二所中学的红卫兵来到清华大学,他们先撕毁了清华校园里出现的攻击刘少奇等国家一级领导人的大字报(当时***要打倒刘少奇的意图还没有很多人知道),然后,一方面组织拆毁了清华大学的汉白玉牌楼,另一方面,在清华校园里开始抄家和打人,把当时中学红卫兵开创领导的暴力和杀戮之风全面带进大学。那天晚上,在清华大学活动后的一部分中学生红卫兵来到和清华校园邻近的北京大学燕东园教工宿舍,抄家,毁坏书籍文物。他们做了以后,第二天北京大学的红卫兵也来抄家等等。俞大絪被抄家,她被强迫下跪,红卫兵剥除她的上衣,用皮带死命抽打。当时她独自在家,俞大絪教授悲愤难抑,服药自尽。她的丈夫曾昭抡,是曾国藩侄重孙,曾经获得美国麻省理工学院化学博士,回国后任教授,1944年加入“民盟”,反对国民党政府,1949年5月由***军事管制委员会任命为北京大学教务长,后来任中央教育部副部长,1957年被划成“右派份子”,然后被分配到武汉大学,不住在北京。曾昭抡也在文革中遭到“斗争”和迫害,于1967年12月9日在武汉死亡,活了68岁。
曾昭伦俞大因夫妇




29.周瘦鹃——鸳鸯蝴蝶派作家 1968.8.11 在苏州周家花园跳井身亡。
    周瘦鹃(1895年6月30日-1968年8月11日),原名祖福,字国贤,中国当代作家、园艺家,属于“鸳鸯蝴蝶派”代表人物之一。
    周瘦鹃原名周祖福,字国贤,系江苏省苏州府吴县人,1895年6月30日(清光绪二十一年闰五月初八)出生于上海,父亲是一名职员。6岁时父亲因病去世,靠母亲为人缝补维持家计。先后就读于上海储实两等小学和老西门民立中学。1912年中学毕业前患病,毛发脱光,得校长器重,留校任教,不久改行为职业作家。他在中学时代即开始从事写作,用笔名“泣红”,在商务印书馆出版的《小说月报》上发表了自己的处女作,话剧《爱之花》。
    1915年,周瘦鹃参加南社。此后任职于中华书局,翻译出版《福尔摩斯侦探案全集》和《欧美名家短篇小说丛刊》(其中包括高尔基作品中最早的中译),获得稿费后,得以和胡凤君结婚。
    自1920年起,周瘦鹃任《申报》副刊《自由谈》编辑,直到1932年底。同时,他还主编或与人合编《礼拜六》周刊、大东书局《半月》杂志(后改名《紫罗兰》和《新家庭》)、《紫兰花片》、《良友画报》等多种报刊。
    1931年,周瘦鹃迁居苏州,在王长河头辟紫兰小筑,人称周家花园。他往来于苏州与上海之间,继续负责申报的《春秋》副刊。1937年淞沪会战爆发,周瘦鹃与程小青两家经浙江南浔避居安徽黟县山区。次年《申报》在租界复刊,周瘦鹃也回到上海复职,居愚园路田庄,并在海格路售卖盆景维持生计。经同学蒋保厘介绍,周瘦鹃加入上海中西莳花会,在比赛中曾两度夺魁,获得彼得葛兰奖杯。第三届仅获次奖,遂愤而退出。至太平洋战争爆发,日军占领租界,周瘦鹃辞去《申报》副刊编务。
    1946年起,周瘦鹃再度隐居苏州,闭门研究盆景。1950年代以后,陈毅、周恩来、叶剑英等都前去拜访。此后曾发表有关花草园艺、游记的散文集《行云集》、《花花草草》、《花前琐记》、《花前续记》等。
    在文化大革命中,周瘦鹃受到张春桥的点名批判。1968年8月11日(农历七月十八日)投井身亡,年73岁。
    1973年获苏州有关方面平反并落实政策。当年被抄家没收的二百多个盆景未予实物归还,由有关部门折价补偿,合每盆二元五角人民币。被抄走的字画包括明代画家沈周的一幅中堂,后折价补偿七百元人民币。




30.张宗燧——物理学家,中科院学部委员,张东荪二子 1969 清队时因对毛的物质无限可分有异议被迫害,北京中关村中科院宿舍中上吊身亡。
    张宗燧(1915年6月1日-1969年6月30日),浙江杭州人,中国物理学家,中国科学院数学研究所研究员。哲学家张东荪次子。核武器物理学家于敏的研究生导师。
    1930年考入燕京大学物理系,次年转入清华大学,1934年毕业于清华大学物理系,1938年师从拉尔夫?福勒研究统计物理学获英国剑桥大学哲学博士学位后,到丹麦随玻尔研究量子场论。1939年去瑞士,在沃尔夫冈?泡利指导下工作,继续研究量子场论。1940年由法国回上海,复辗转越南海防、河内至重庆,出任国立中央大学物理学系教授。1945年再度出国,到剑桥大学工作。1947年同保罗?狄拉克一起到美国普林斯顿高等研究院进行研究工作。1948年回国,先后任北京大学物理系教授,北京师范大学物理系教授。1956年出任中国科学院数学研究所研究员。
    张宗燧主要从事理论物理特别是统计物理、量子力学、量子电动力学和量子场论等方面的研究工作。1930年代在合作现象特别是固溶体的统计物理理论等方面取得多项创见性成果,受到国际上的重视。在量子场论形式体系的建立特别是高阶微商、高自旋粒子的量子场论等研究方面,在理论的数学形式、洛伦兹群的表示、重正化理论、统计理论、层子模型等方面,取得多项重要成果,达到了国际水平。1957年当选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
    文革期间,张宗燧被批斗,1969年6月30日,在北京中国科学院服安眠药自杀辞世。


31.顾而已——著名电影导演 1970.6.18 了解蓝苹历史而备受迫害,上海天马电影厂工具棚上吊死。
    顾而已(1915年—1970年6月18日),原名顾尔錡,出生于江苏省南通市,中国内地演员、导演。  
    1936年,出演个人首部电影《狂欢之夜》。1938年,由其出演的剧情电影《貂蝉》上映。1940年,出演剧情电影《长空万里》。1947年,自编自演剧情电影《衣锦荣归》。1950年,执导剧情电影《小二黑结婚》。1956年,与石挥联合执导戏曲电影《天仙配》,该片获得中国文化部1949年—1955年优秀舞台艺术片二等奖。1959年,执导战争电影《地下航线》。1963年,执导戏曲电影《柳荫记》。
    “文化大革命”期间,顾而己因与江青有过交往而备受迫害。1970年6月18日,顾而已在五七干校一个工具棚门梁上自缢身亡。


32.刘绶松——武汉大学教授 1969.3.16 批斗后与妻子杨嘉仁自杀身亡。
    刘绶松(1912~1969),男,中国新文学史专家。原名寿嵩,笔名刘濑流、宋漱流。湖北省洪湖市(由湖北省荆州市代管)人。1935年入清华大学,1938年毕业于西南联合大学。毕业后,任教于重庆南开中学、西北工学院(今西北工业大学)。1949年后,任国立湖北师范学院、兰州大学教授。其最有代表性的著作是《中国新文学史初稿》,1956年由作家出版社出版。
    1952年任武汉大学中文系副教授、教授,主讲中国文学史,1955年出版《文艺散论》(长江文艺出版社出版)。曾于武汉大学讲授***诗词,深受学生欢迎,并撰有《崇高的理想,豪迈的词篇——读毛主席》(《文学知识》1958年第3期)、《读毛主席》词(《文学知识》1959年第8期)、《读》(《武汉大学学报》1959年第10期)等文章。1956年加入中国共产党以及中国作家协会,任武汉大学中文系中国现代文学教研室主任,出版《中国新文学史》,被定为高等院校教材。1958年出版论文集《京郊集》。1961年赴北京担任《中国现代文学史》编委、副主编。次年当选为中国作协武汉分会副主席。还曾任《长江文艺》副主编,武汉市文联常委、文学部部长,湖北省哲学社会科学联合会主席团委员。“文化大革命”中遭到残酷迫害,1969年3月16日与其妻张继芳一起自缢。




33.罗广斌——小说《红岩》作者 1967.2 跳楼自杀,另一说是他杀。
    1966年“文化大革命”爆发,被定性为“叛徒”、“剥削阶级的孝子贤孙”,小说《红岩》也被说成是“反动”小说。1966年10月23日,罗广斌在重庆解放碑广场与***重庆市委工作组“辩论”,罗广斌自称不是叛徒,自己的作品没有问题。罗广斌很快成为重庆尽人皆知的“造反派”,同时也成为重庆群众组织两大对立派别斗争的焦点[4]。在重庆群众组织两派公开决裂时,罗广斌被对立派别攻击为“重庆文艺界最大的铁杆保皇分子”、“山城头号政治大扒手”、“周扬黑线上的人物”、“与黑帮分子沙汀、马识途等关系十分密切”。1966年12月17日,在《红旗》1966年第15期社论《夺取新的胜利》发表两天后,首都大专院校红卫兵革命造反总司令部(即“首都三司”)发起在北京工人体育场举行“全国在京革命派为捍卫毛主席的革命路线,夺取新的伟大胜利誓师大会”,周恩来、陈伯达、江青、谢富治、刘志坚、张春桥、谢镗忠、王力、关锋、戚本禹、穆欣、姚文元、汪东兴等中央领导人及中央文革小组成员出席,罗广斌在大会上作为外地造反派代表发言。1967年1月24日,“革联会”(支持革联会的派别被称为“八一五派”)夺取重庆市大权[4]。1967年2月5日,重庆建筑工程学院红卫兵将罗广斌从家中绑架并抄家,罗广斌自此遭到关押。1967年2月10日,罗广斌当天清晨在关押地坠楼自杀。






34.冯大海——作家 时间不明 跳楼身亡。
(有待网友协助内容)
35.许政扬——文史学者,南开大学教师 1966 不堪凌辱自沉住处旁小溪。
    许政扬,(1925年-1966年),浙江海宁硖石人。中国古典学家,南开大学教授。
    1925年许政扬出生在海宁的一个书香世家。其祖上许梿为道光进士。1945年考入光华大学中文系,1946年转入燕京大学中文系,师从孙楷第先生,与周汝昌为同窗好友,两人共同校注《水浒传》。1950年考入燕京大学研究院,是新中国第一届古典文学研究生。1952年研究生毕业后到南开大学中文系任教。开设过的课程主要有:中国文学史、宋元文学史以及元曲等。
    1958年被“拔白旗”,后患肝病,常年卧床。1966年文革开始后,他被列入中文系的李何林“反党集团”中遭到劳改批判抄家,所著学术论集被红卫兵洗劫一空,1966年8月不忍受辱投水自杀。


36.田家英——泽东秘书 1966.5.23 在毛书房走廊上吊死亡。
    田家英(1922年1月4日-1966年5月23日),原名曾正昌,笔名田家英,中国四川省成都市人,***主要秘书之一。
    1922年1月4日,田家英出生,随即3岁丧父,9岁丧母,11岁因为家贫被迫辍学,在哥嫂的成都药铺当学徒,田家英从小喜欢读书,辍学之后,依仗一本字典,通读了《资治通鉴》、《史记》和许多中国古典文学著作,并且在床头书写了一副对联:“走遍天下路,读尽世上书”。
    1935年,13岁的田家英,就在报刊杂志坚持不断地发表诗歌和文章,在四川被誉为“神童”。
    田家英在中学时参加了抗日救亡运动,其间开始接近中国共产党,并开始以“田家英”为笔名发表文章。还参加了共产党员领导的抗日救亡团体“海燕社”,且因此而被学校开除。
    1938年赴延安入陕北公学学习,同年毕业后任***陕北公学总支秘书、历史教员,并加入中国共产党。次年进入延安马列学院学习,1939年毕业后留在马列学院中国问题研究所工作。
    1941年,田家英被选入***中央政治研究室,后又调往***中央宣传部,负责编写小学课本。
    1946年,田家英被***看中,聘为其子毛岸英的家庭教师。
    1948年,田家英在胡乔木的推荐下成为***的日常秘书。
    1954年被任命为***中央办公厅副主任,负责秘书室的工作。
    田家英参与了《***选集》一到四卷的编辑工作,主要负责注释的撰写。他还参与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诗词等的编写工作,并主笔草拟了***在***八大上的开幕词。
    60年代初,***派田家英组织一个调查组,到湖南调查,了解贯彻执行“农村人民公社工作条例”的情况和问题。田家英的报告质疑亩产万斤不可能,支持包产到户,批评大跃进,引起***不满,田家英同***之间的关系出现裂痕。
    1965年年底,田家英在为***做会议纪要时删去了***关于批判《海瑞罢官》一剧的意见,被批判。
    1966年5月,田家英被列入彭真、罗瑞卿、陆定一、杨尚昆一党,遭到迫害。5月22日,田家英被勒令停职反省,罪名为“一贯右倾”、“篡改***著作”,工作由戚本禹接替。23日上午,田家英自缢于中南海永福堂。




37.饶毓泰——南开大学教授,中科院院士 1968 上吊身亡。
    饶毓泰(1891年12月1日-1968年10月16日),江西临川钟岭人。北京大学物理系教授,南开大学物理系的创始人,中国近代物理学奠基人之一。中央研究院第一届院士。
    父饶之麟,为清朝举人、拔贡生,曾任户部主事。母余峨之。幼年在叔父和舅父教导下习四书经史。1903年,入抚州中学堂学习。      
    1905年,只身去上海,就读于中国公学。后转入“中国新公学”,胡适曾为其英文老师。
    1911年以优异成绩毕业于上海南洋公学(上海交通大学前身)。1912年回临川中学(今抚州一中)任教半年。
    1913年考取官费赴美国留学。初入加州大学,后转芝加哥大学,1917年冬获该校物理系学士学位。1918年入哈佛大学研究院,后转入耶鲁大学和普林斯顿大学。1921年获得普林斯顿大学硕士学位。      
    1922年获美国普林斯顿大学哲学博士学位,博士论文是研究低压电弧的电子发射速率的实验成果(导师为卡尔?泰勒?康普顿,阿瑟?康普顿之兄)。
    同年返国,应南开大学校长张伯苓的聘请,来到南开大学任教授,创立物理系并任主任。学生中有吴大猷、吴大任、郭永怀、马仕俊、江泽涵、申又振、陈省身、郑华炽等。吴大猷曾在回忆饶毓泰时说:“在大学四年中随饶师所习之物理学课程有大学物理、电磁学、近代物理、高等力学、光学、气体运动论、高等电磁学等。在二年级选习的近代物理学课使我开了对物理的窍和兴趣,渐为饶师毓泰注意。”
    1929年,赴德国莱比锡大学波斯坦天文物理实验室进行科学研究,完成了《论铷和铯的基本线系的二次斯塔克效应》论文。1932年回国任北平研究院物理研究所研究员。一年后到北京大学任物理系主任,自1935年起兼任理学院院长。
    抗日战争爆发后,先后在湖南长沙临时大学(西南联合大学前身)和昆明西南联合大学任物理系主任。期间培养了杨振宁、黄昆、张守廉、邓稼先、李政道等一大批优秀物理学家,影响深远。1944年,他休假到美国,与A.H.尼尔森(Nielsen)等合作进行分子光谱研究。1947年初回国,继续担任北京大学理学院院长和物理系主任等职务。1948年当选第一届中央研究院院士。
    1949年拒绝登上南京政府接名教授去台湾的专机,继续在北京大学任教。1949-1951年,继任北大理学院院长兼物理系主任、学校校务委员。1952年北大院系调整时,辞去院、系领导职务。1954年以后,先后当选为第二、三届全国政协委员、四届政协常委。1955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
    文化大革命中遭到打击和迫害,饱受折磨,1968年10月16日“清理阶级队伍”时,在北京大学燕南园41号上吊自杀身亡。




38.李广田——云南大学校长,著名作家。 1968 跳河身亡。
    李广田(1906年-1968年11月2日),字洗岑,曾用笔名黎地、曦晨等,山东邹平人。集诗人、散文家、文学批评家于一身。1929年入北京大学外语系预科,并结识本系同学卞之琳和哲学系的何其芳。后出版三人诗合集《汉园集》,被人称为“汉园三诗人”。
    李广田出身农家。民国14年,考入山东省立师范大学,开始接触现代思潮,加入共产主义青年团,思想趋向极端。1930年入北京大学就读英文系,学习英、法文,并向周作人学日文,开始新诗和散文的写作,周作人曾赞他是“卖文苦学的好青年”。同学当中,李广田与何其芳、卞之琳最亲近,志同道合,交游繁密。1937年7月抗日战争全面爆发,转任西南联大(由清华、北大、南开组成),与朱自清、闻一多结识,彼此友谊甚笃。文学创作更趋活跃。
    1957年,升任云南大学校长。1962年以后转向研究中国少数民族文学之整理、成绩卓著、曾出版彝族撒尼人长篇叙事诗《阿诗玛》,为一向缺少长诗的中国诗坛,开辟了新领域。这部常诗后来还在李广田的顾问指导之下拍成电影,广受欢迎。1968年11月,“四人帮”大闹云南大学,62岁的李广田被红小兵污辱及殴打,悲愤之余,和太太于云南大学“翠湖”投水自尽。




39.李达——哲学家,***一大代表 1966.8.24 自杀。
    李达(1890年10月2日-1966年8月24日),字永锡,号鹤鸣,笔名立达、鹤、胡炎、江春等,湖南零陵岚角山镇(今属永州市冷水滩区)人,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家、教育家,中国共产党创始人之一,1923年脱党,1949年重新加入。
    1911年,李达入北京京师优级师范学堂读书。1913年赴日求学,后因病回国。1917年再次赴日,考入日本第一高等学校(即东京帝国大学)学习,开始研究和宣传马克思主义。1920年李达回国,夏天在上海与陈独秀、陈望道等人共同发起建立中国共产党早期组织,并代理书记,任《共产党》月刊主编。并参加《新青年》编辑工作。
    1921年7月,李达筹备并出席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被选为中央局宣传主任,主持建立人民出版社,翻译出版《唯物史观解说》、《马克思经济学说》等书。后任上海平民女校业务主任(校长)。1922年7月参加***“二大”,年底应***邀请,任湖南自修大学校长,主编《新时代》杂志,后在湖南大学、湖南第一师范学校任教。1923年与陈独秀在国共合作问题上发生分歧,自动脱离共产党,任湖南公立法政专门学校(后改为湖南大学法科)学监、教授,中央军事政治学校代理政治总教官兼国民革命军总司令部政治部编审委员会主席。
    1927年马日事变后,李达脱离政治活动,先后任上海法政大学、上海暨南大学、北平大学法商学院、国立武昌中山大学、中国大学、广西大学、中山大学、湖南大学等校教授、系主任,仍坚持研究与宣传马克思主义哲学、经济学,是国统区著名“红色教授”,1937年在上海出版《社会学大纲》,***盛赞他为“理论界的鲁迅”。
    1949年参加与策动湖南政权和平移交。年底,由刘少奇介绍重新加入中国共产党。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后历任中国政治大学副校长,政务院文化教育委员会副主任,湖南大学校长、武汉大学校长[1]。一级教授,兼任中国科学院武汉分院主任委员、院长,湖北省哲学社会科学研究所所长暨哲学社会科学联合会主席,中国科学院中南分院副院长。1955年被聘为中国科学院哲学社会科学部常务委员(院士)。***所建的中国哲学会第一任会长。1958年李达曾在武汉东湖客舍同***讨论哲学问题。对六十年代开展意识形态领域“左”的政治批判取沉默态度,不同意林彪、陶铸的“顶峰论”,指出“顶峰论”违反辩证法。
    1966年,文化大革命初期,湖北省委第一书记王任重曾三次请示***,“李达可不可以批判”,***前两次均未表态,直到第三次表示在校内批判一下,但不要点名,也不登报,又指示王任重说:“不要把李达整死,要照顾一下。”6月30日,李达作为“三家村”黑帮受到公开批判和声讨,受到武汉大学红卫兵的残酷批斗。1966年7月19日,李达写信给***:“主席:请救我一命!我写有坦白书,请向武大教育革命工作队取阅为感。此致最高的敬礼!李达七月十九日”李达要刘长森马上送到。但刘一出门就交给武大工作队。7月29日,工作队陆舒媏让其秘书将李达这封给***的“救命信”改换信封,以机要档交邮局寄“***中央毛主席收”。8月10日,***看到一张条子上面写道:“李达(武汉大学)要求主席救他一命。”***用特制的粗红铅笔在条子上批:“陶铸阅后,转任重同志酌处。”同日,陶铸又批:“即送任重同志”。8月13日,李达脸色苍白,口吐鲜血,8月24日死在武汉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




40.谢家荣——地质学家,中科院学部委员 中国地质探矿第一人1966.8.14 自杀。
    谢家荣(1898年9月7日-1966年8月14日),字季骅,江苏省上海县人(今上海市)。地质矿床学家、地质教育家。九三学社会员,中央研究院第一批院士,中国科学院第一批学部委员。1957年被划为右派分子,文革之初自尽。
    1913年—1916年,在农商部地质研究所学习地质学,在30名学员中岁数最小,并因成绩优秀而毕业,为中国地质科学十八罗汉之一,被分配进农商部地质调查所任调查员。
    1917年—1920年,被选派赴美留学深造。先在斯坦福大学,第二年转入威斯康辛大学作研究生,获理学硕士学位。
    1921年—1923年,先后任中国地质学会首届理事会书记和会长。在调查报告中论述地质构造对油气生成及运移,储存的控制,揭示背斜层的重要意义。同期,发表“有关中国地质调查所收到的第一块陨石的成分和构造的初步研究”和“中国陨石之研究”两篇论文,是中国陨石学最早期的探索。
    1924年—1937年,先后任教于东南大学、中山大学、清华大学和北京大学地质系,曾任北京大学地质系主任、清华大学地质系主任。学生桃李满天下。期间曾赴德国考察,出版《地质学》教材,并参与华南区域地质和矿产调查。发表“中国中生代末第三纪初之造山运动火成岩活跃及与矿产形成的关系”等一系列论文和著名论著《石油》、《煤之成因与分类》,以及《中国之石油》,编制了《中国各种储油区域油苗、油页岩及地沥青分布图》,同时发表《中国之石油储量》,最早提出陆相生油理论,为在陕北发现中国的第一个油田,奠定了理论基础。
    1938年—1949年,主持矿产测勘处。发现或指导发现了淮南八公山煤田、福建漳浦铝土矿、安徽凤台磷矿、南京栖霞山铅锌银矿、甘肃白银厂铜矿等一批重要矿产。其中在南京栖霞山,一钻成功,如有神助。同时期发表的“铀矿浅说”,则标志着中国铀矿地质学研究的起点。
    1950年—1956年,担任中华人民共和国地质部总工程师、全国地质工作计划指导委员会副主任,兼计划处处长,着重于矿产分布规律的综合研究,发表“中国矿产的分布规律及其预测”。如对甘肃白银厂铜矿的地质评价意见,为第一个五年计划的铜矿基地建设提供了理论依据。其编写的《普查手册》为当时全国所有地质队人手一册。被业内人士认为是使用最广的一本普查工作指导书。同期被选聘为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并开始兼任燃料工业部石油地质顾问,发表“中国的产油区和可能含油区”、《石油地质的现状、趋势及今后中国勘探石油的方向》等一系列前瞻性研究,为大庆油田的发现提供料理论依据。
    1957年—1966年,谢家荣与其长子谢学锦一同被打成右派,工作重点转移到成矿理论研究和总结中国矿产地质问题,开始撰写《中国矿床学》。1966年,文革开始后,因不堪忍受造反派的批斗冲击,于1966年8月14日在北京服安眠药自杀,67岁。其死后一月,其妻吴镜侬亦服安眠药自杀。
谢家荣吴镜侬夫妇